一、概念不同
1、弯折:指钢筋进行弯曲,是根据施工形状需要弯折的,版弯折长度没有规权定,根据施工构件形状需要弯折。
2、弯钩:指钢筋在锚固节点和端部处规定进行弯曲,增加与混凝土粘结力,防止拨出的弯曲,它是有规定长度的,具体规定根据图纸和规范而定。
二、规定长度不同
1、弯折:弯折长度没有规定,根据施工构件形状需要弯折。
2、弯钩:弯钩有规定长度的,具体规定根据图纸和规范而定。
(1)弯钩扩展资料:
钢筋的弯钩形式有三种,分别为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钢筋弯曲后,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弯曲处形成圆弧,弯起后尺寸大于下料尺寸,应考虑弯曲调整值。钢筋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
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的理论计算值:对转半圆弯钩为6.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
非常普通的光圆钢筋端部的180°弯钩。
钢筋弯勾是为了保证构件的牢固 性,增加钢筋与版混凝土的结合程权度,从而把钢筋的尾部做成弯勾型,以达到设计要求。
Ⅰ级钢筋末端需要做1800、1350、900、弯钩时,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3倍。
HR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4倍,弯钩的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弯钩扩展资料:
弯钩长度的计算:
1、计算弯钩时的原则是无论下料长度还是预算长度都按照中轴线计算。可以想一下,我们做预算时直钢筋180度弯钩时取的长度是6.25d,历来我们都是这么做的,没有人问为什么,而实际上6.25d取的钢筋的中轴线长度。其实箍筋、拉筋末端135弯钩的长度计算也是一个道理,规范规定的长度是10d,而我们计算时取11.9d,同样也是遵循上面的原则。
2、需要指出的是,无论箍筋弯钩还是拉筋弯钩,弯折角度都是135度,这在03G101-1第35页有明确的说明。
参考资料:钢筋_网络
弯钩
1、起笔和收笔要在一条垂直线上。
2、弯出去的弧度上下对称。
3、钩和弯腰专垂直。
举例:属
(3)弯钩扩展资料
1、弯钩起笔时笔尖从左上轻入笔。
2、然后向右下顺势略带弧形行笔。
3、到位后先向左下角转折再向左上斜势出笔,最后有尖。
4、它与竖钩的不同是,入笔处有尖,行笔时带弯。
注意:弯钩因整个钩呈较大的曲势,弯钩的弯只弯头和尾中腰仍然要较直,上部弧势较小。
含有笔画弯钩的字:象、像、猜、独、狂、犯、狗、狠、狰、猴、狐、猾、狡、狂等。
1、180度弯钩的计算
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AE水平段的长度+CD水平段长度=300+3d
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C段弧长+CD段水平长度=300-D/2-d+0.01745*(D/2+d/2)*180+3d=300+6.25d,弯曲调整值=L1-L2=3.25d
2、90度弯钩的计算
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300+100
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C段弧长+CD段竖直长度=300-D/2-d+0.01745*(D/2+d/2)*90+100-D/2-d=300+100-1.75d,弯曲调整值=L1-L2=1.75d
3、135度弯钩的计算
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300+10d
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D段弧长+DE段长度=300-D/2-d+0.01745*(D/2+d/2)*135+10d=300+10d+1.9d,弯曲调整值=L1-L2=1.9d
(4)弯钩扩展资料
钢筋弯勾是为了保证构件的牢固 性,增加钢筋与混凝土的结合程度,从而把钢筋的尾部做成弯勾型,以达到设计要求。
计算弯钩时的原则是无论下料长度还是预算长度都按照中轴线计算。可以想一下,我们做预算时直钢筋180度弯钩时取的长度是6.25d,历来我们都是这么做的,没有人问为什么,而实际上6.25d取的钢筋的中轴线长度。其实箍筋、拉筋末端135弯钩的长度计算也是一个道理,规范规定的长度是10d,而我们计算时取11.9d,同样也是遵循上面的原则。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箍筋弯钩还是拉筋弯钩,弯折角度都是135度,这在03G101-1第35页有明确的说明。因此如果在计算拉筋弯钩长度时取12.5d是错误的。
笔画“弯钩”写法:从上往左弯钩。
弯钩
1、 起笔和收笔要在一条垂直线上。
2、弯内出去的弧度上下对容称。
3、钩和弯腰垂直。
带弯钩的字有很多,有一个部首叫“反犬旁”,它就带有弯钩,这里给你举几个简单的,如:狗、猫、犹、狂、狄、狐、狸、独、狼、狡,等。
(5)弯钩扩展资料:
按统一码标准,汉字有8种基本笔画:横、竖、点、提、撇、捺、钩、弯。基本笔画互相搭配产生29点复合笔画,共37种笔画,最新版本收录笔画数为36个。
1965年1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和1988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了5类基本笔画:横类、竖类、撇类、点类、折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