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双肢箍,四肢箍”是指用在梁里的箍肢状况。一个矩形箍筋就是双肢回箍。比喻人的答上肢,用箍筋抱着钢筋笼比作两只手抱着东西一样,称为‘两肢’。一个外箍套着一个内箍就叫四肢箍,对于梁,算是箍筋的一种复合型式,两肢、四肢、六肢...。对于柱子箍筋的复合型式,就不用几肢来称呼,而是几×几,如4×4、4×5、5×5、6×6......等等,柱子的拉钩算单肢。
双肢箍指两根钢筋的箍筋。像一般的单个封闭箍筋,在高度方向就有两根钢筋,属于双肢箍。再如,截面宽较大的同一截面采用两个封闭箍并相互错开高度方向就有四根钢筋,属于四肢箍。
箍筋的肢数是看梁同一截面内在高度方向箍筋的根数。在钢筋工程中,箍筋的肢数是看梁“同一截面内在高度方向”箍筋的根数。小截面梁因宽度较小,相应产生的梁内剪力较小,采用单肢箍即可, 类似于一个S钩。
像一般的单个封闭箍筋,在高度方向就有两根钢筋,属于双肢箍。再如,截面宽较大的同一截面采用两个封闭箍并相互错开高度方向就有四根钢筋,属于四肢箍。
(2)四肢箍扩展资料
相关应用:
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内配筋箍筋φ6@150,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
解:外包宽度= b-2c+2d =250-2×25+2×6=212(mm)
外包长度=h-2c+2d =500-2×25+2×6=462(mm)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110(调整值)
=2*(212+462)+110=1458(mm)
≈1460(mm)(抗震箍)
双支箍就是矩形的箍筋,四肢箍就是2个双支箍的组合.
箍筋的肢数是看梁同一截面内内在高度容方向箍筋的根数。
像一般的单个封闭箍筋,在高度方向就有两根钢筋,属于双肢箍。
再如,截面宽较大的同一截面采用两个封闭箍并相互错开高度方向就有四根钢筋,属于四肢箍。
目前比较流行的四肢箍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大箍套小箍;一种是两个双肢箍交错布置。双肢箍是箍筋是一方框,两边竖向两根,四肢箍箍筋是两个方框,六肢箍箍筋就是三个方框。说白了,就是取一个有箍筋的截面,然后横着切一刀,看看有几个箍筋截面就是几。
箍筋的肢数是看梁“同一截面内在高度方向”箍筋的根数.小截面梁因宽度较小,相应产生的梁内剪力较小,采用单肢箍即可,。
类似于一个S钩.,像一般的单个封闭箍筋,在高度方向就有两根钢筋,属于双肢箍.。再如,截面宽较大的同一截面采用两个封闭箍并相互错开,高度方向就有四根钢筋,属于四肢箍。
拓展资料:
箍筋的肢数是看梁同一截面内在高度方向箍筋的根数。
像一般的单个封闭箍筋,在高度方向就有两根钢筋,属于双肢箍
再如,截面宽较大的同一截面采用两个封闭箍并相互错开高度方向就有四根钢筋,属于四肢箍。
参考资料:网络-钢筋
梁截面有两个箍筋构成的,一个外箍加上一个内箍,组成的复合箍就是四肢箍。
在钢筋工程中,箍筋来的自肢数是看梁“同一截面内在高度方向”箍筋的根数。
小截面梁因宽度较小,相应产生的梁内剪力较小,采用单肢箍即可, 类似于一个S钩。
像一般的单个封闭箍筋,在高度方向就有两根钢筋,属于双肢箍。
再如,截面宽较大的同一截面采用两个封闭箍并相互错开
高度方向就有四根钢筋,属于四肢箍。
(5)四肢箍扩展资料:
形式:
目前应该是使用的四肢箍形式是大箍套小箍;尽管两个双肢箍交错布置(等箍互套)曾经有过使用,但是大箍套小箍能够更好地保证梁的整体性。
在03G101-1标准图集中明确规定,复合箍筋应采用大箍套小箍,“应"就是“必须”的意思,尽管在11G101-1中没有强调“大箍套小箍”,不等于说多肢复合箍筋不应采用大箍套小箍的形式,这主要是因为经过这么多年的平法推广,“大箍套小箍”已经深入人心。
计算公式: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式中 箍筋周长=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
外包宽度=b-2c+2d;
外包长度= h-2c+2d;
b×h=构件横截面宽×高;
c——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d——箍筋直径。
箍筋组合形式 常见的箍筋组合型式有:非符合箍筋和符合箍筋03G101-1P46 图10
图11
3×3箍筋长度 外箍筋长度=(B-2*保护层+H-2*保护层)*2+8d+2*Lw
内箍筋长度=H-2*保护层+2*Lw+2d(横向、纵向各设置一道)
4×3箍筋长度 外箍筋长度=(B-2*保护层+H-2*保护层)*2+8d+2*Lw
内矩形箍长度=((B-2*保护层-d)/3*1+d+(H-2*保护层) )*2+8d+2*Lw
横向一字型箍筋长度:H-2*保护层+2d+2*Lw
4×4箍筋长度 外箍筋长度=(B-2*保护层+H-2*保护层)*2+8d+2*Lw
内箍筋长度=((B-2*保护层-d)/3*1+d+(H-2*保护层-d)/3*1+d))*2+8d+2*Lw(横向、纵向各一道)
5×4箍筋长度 外箍筋长度=(B-2*保护层+H-2*保护层)*2+8d+2*Lw
内横向箍筋长度=((B-2*保护层-d)/3*1+d+(H-2*保护层))*2+8d+2*Lw
内纵向矩形箍筋长度=((B-2*保护层-d)/4*1+d+ (H-2*保护层))*2+8d+2*Lw
内纵向一字型箍筋长度=H-2*保护层+2d+2*Lw
5×5箍筋长度 外箍筋长度:(B-2*保护层+H-2*保护层)*2+8d+2*Lw
内横向矩形箍筋长度:((B-2*保护层) + (H-2*保护层-d)/4*1+d))*2+8d+2*Lw
内横向一字型箍筋长度:B-2*保护层+2d+2*Lw
内纵向矩形箍筋长度:((B-2*保护层-d)/4*1+d+(H-2*bh))*2+8d+2*Lw
内纵向一字型箍筋长度:H-2*保护层+2d+2*Lw
6×6箍筋长度 外箍筋长度:(B-2*保护层+H-2*保护层)*2+8d+2*Lw
内横向箍筋长度:((B-2*保护层)+(H-2*保护层-d)/5*1+d))*2+8d+2*Lw(设置两道)
内纵向箍筋长度:((B-2*保护层-d)/5*1+d+(H-2*保护层))*2+8d+2*Lw(设置两道)
箍筋弯钩长度Lw 03G101-1P35,1.9d的来源GB50204-2002弯钩计算5.3.1、5.3.2条
当箍筋、拉筋端部弯钩为135度时:
抗震(I、II、III、IV级):Lw = max(11.9*d,75+1.9*d);普通箍筋:Lw = 6.9d;
当箍筋、拉筋端部弯钩为180度时:抗震:Lw = 13.25d;普通箍筋:Lw = 8.25d;
当箍筋、拉筋端部弯钩为90度时:抗震:Lw = 10.5d;普通箍筋:Lw = 5.5d。
1、四肢箍形式是大箍套小箍;尽管两个双肢箍交错布置(等箍互套)曾回经有过使用,但是答大箍套小箍能够更好地保证梁的整体性。简单说就是从左至右数单根钢筋的根数,如四肢箍从左至右就有四肢。
2、像一般的单个封闭箍筋,在高度方向就有两根钢筋,属于双肢箍。一般箍筋的肢数是看梁同一截面内在高度方向箍筋的根数。
(7)四肢箍扩展资料
箍筋肢数
箍筋的肢数是看梁同一截面内在高度方向箍筋的根数
小截面梁因宽度较小,相应产生的梁内剪力较小,采用单肢箍即可,类似于一个S钩。
像一般的单个封闭箍筋,在高度方向就有两根钢筋,属于双肢箍。
再如,截面宽较大的同一截面采用两个封闭箍并相互错开高度方向就有四根钢筋,属于四肢箍。
以此类推
制作要求
用光圆钢筋制成的箍筋,其末端应有弯钩(半圆形、直角形或斜弯钩)。弯钩的弯曲内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 2.5倍。对一般结构,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90°,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圆形箍筋的接头必须釆用焊接,焊接长度不应小于10倍箍筋直径;矩形箍筋端部应有135°弯钩,弯钩伸入核心混凝土的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20cm。
四肢箍做法、表示方法
答:柱,四肢箍做法。整个柱截面扣保护层做一回个封闭的大箍,答再做一个封闭大箍宽度1/3的封闭小箍,大箍小箍一合就变成四条腿的四肢箍了。
梁,四肢箍做法。现在有的同柱做法,也有取梁宽2/3的封闭箍两个,两个拼成肢距各占1/3宽的四肢箍(即四肢三间隙)。给您插张图,水平有限,不知能成否!
表示方法
答:如Φ8@200(4),这括号中的4即表示四肢箍。
四肢箍不是四个箍套一起,是三个箍组成的复合箍,是一个大箍套两个小箍。
设钢筋等级内HRB400,直径10mm, 按保护层25mm计算。容
则箍筋下料长度=2b+2h-0.44d+20d(非抗震为10d)
则大箍下料长度=2×650+2×650-0.44×10+20×10
则小箍下料长度=2×345+2×345-0.44×10+20×10 (自己算去哈)
四肢箍其实就是错开安放的两只二肢箍。也是矩形的,绑扎完成后看上去有4根竖筋。附图是柱的其中一种四肢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