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专业的假山景观施工队。专业承接各种室内外塑石假山,水泥假树,仿木栏杆,仿木花架,凉亭,动植物雕刻等园林景观工程。我们承接全国各地大小园林景观工程。我们以质量求生存,以薄利求合作。田话在图中,,,
假山是园林中以造景为目的,用土、石等材料构筑的山。
假山具有多方面的造景功能,如构成园林的主景或地形骨架,划分和组织园林空间,布置庭院、驳岸、护坡、挡土,设置自然式花台。还可以与园林建筑、园路、场地和园林植物组合成富于变化的景致,借以减少人工气氛,增添自然生趣,使园林建筑融汇到山水环境中。因此,假山成为表现中国自然山水园的特征之一。
制作特点:作品选用砂积石精心雕琢而成,该石为软石类的一种,可塑性较强。
主峰由整块石料作成,雄居于盆左侧,并向右方倾斜,至顶部又向回折,形成较强的力度感和动势。配峰和远山极为平庸简单,对主峰起着烘托、配村作用。对比之下,主峰愈发醒目,是正规画面的视觉中心。故作者对此价格花了很大功夫,整个主峰外形势态变化自然,既玲珑清秀,又峻峭雄伟。细部纹理采用卷云皴法技法价格,使高耸的山峰犹如朵朵云彩,上下翻滚,增加了山的形态。皴法与山石轮廓和谐融洽,浑然一体,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作者还特意在主峰中间凿出洞穴,使之透气,避免了满闷现象。作品在植物语配件安排上也较为得体,临水山崖处栽上树枝悬崖式六月雪。与配峰上的古塔遥相呼应。山峰山脚处安以水榭亭阁,配峰与远山之间置以小桥,使人可涉足以游远山。
画家在艺术再创作时,适当将主峰右移,并在左前盆沿压上一块小石,是整个画面显得更加均衡、生动、完美。
第一个字肯定是“不”,第二个字看不太清楚,第三个字是“门”。
大型假山找专业人做 小假山 花鸟市场就有卖
在南京大厂新华路就有一家假山销售处,在中央门东站乘坐玉葛线公交到和平社区下,在马路斜对面就是。
明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府邸中有一个西花园,景色优美,后来徐达七世孙太子太保徐鹏举,在西花园的基础上敕建了一个园林,取名瞻园。
后来又经过徐氏七世、八世和九世三代人修缮与扩建,到了1600年左右的园林已初具规模。
静妙堂位于瞻园西南,坐北朝南,面对南假山,西靠西假山,北望北假山,是瞻园西边的主体建筑。静妙堂原名止鉴堂,为徐达晚年消闲处。后来清代改名绿野堂,清代诗人袁枚有诗云:
暂领中山府,权开绿野堂。
风花争舞蹈,竹木尽轩昂。
后来绿野堂毁于兵火,存留下来的为后来重建的,重建后才更名为静妙堂。静妙堂西南角有小桥,连接南、西假山,桥长约1.8米,宽约0.6米,由太湖石铺设。静妙堂东南为西瞻园三小院,这是一组与静妙堂相配之建筑。
瞻园出口位其西,瞻园出口为一间卷棚廊屋,门外水磨砖门头上,镌刻后来乾隆御书的“瞻园”两字。沿廊东院为玉兰院,内有3棵玉兰,沿墙配植麦冬草、南天竹,其间点缀几块湖石。
西院为海棠院,院内配植几棵不同品种的海棠,花木中立一块明代名石仙人峰,此石传系宋徽宗赵佶生辰纲遗物,石高2.7米,形态宛如仙女含羞而立。清代袁枚为此写诗云:
神女俨成行,萧齐两海棠。
吹红风亦软,惊艳鸟先狂。
廊的尽头为一南北向小轩,名为致爽轩。其东有一门廊通东瞻园,其北有一门廊通瞻园西部,其东北为桂花院,桂花院内植三棵金桂,这三棵金桂每岁花时,繁葩密缀,堆金簇银,微风轻拂,暗香浮动,清新淡雅,超凡脱俗。
在金桂中间耸立一块明代名石倚云峰,石高3.41米,似朵朵白云相互依偎,此石与仙人峰姿态奇巧、波纹起伏、峻峭挺拔、巧夺天工,具有湖石“瘦、皱、漏、透”之四美,堪称绝品。
循廊向北,有一矩形半亭,亭长3米,宽2.5米,面积7.5平方米。亭东进花篮厅,厅阔三间,面积54平方米,室内梁柱、檩枋精致细巧,悬空两垂莲柱下端,雕刻成花篮形,即以此为厅名。
花篮厅南面为落地长隔扇,门外即桂花院,东与东瞻园籁爽风清堂相通,北有一窗可窥东瞻园草坪。沿曲廊向北至尽头,建有一水榭,南、西、北三面临池,设鹅颈椅可俯览水池游鱼,亦可观赏西瞻园全貌。
在瞻园西部南方有一处假山,位于静妙堂前,面积900平方米,系用1000多吨太湖石拼接堆砌而成,临池绝壁高7米,主峰高9米,由危崖、溶洞、钟乳石、蹬道、石矶、瀑布与步石组成。
假山北面峭壁下有水池,水池面积255平方米,池间步石将水面分成南北两部。山上种植海棠、石榴、紫薇、玉兰、女贞等花木,岩缝有葛藤,山后植黑松、红枫、银杏、铺地松,与静妙堂隔水相望,形成对景。
山巅飞泻一条瀑布,使清澈明净池水闪珠溅玉,绿涛滚滚,声震幽谷。南假山飞瀑流泉,奇峰异石,花木扶疏,犹如一幅浓淡相宜之山水画卷。
在瞻园西部北方还有一处假山,此假山面积1100平方米,由体态各异的太湖石堆砌成。临水面壁,纵深山谷,谷上旱桥,桥长1.4米,宽约1.2米。山顶有平台,南面石壁下有低而平的石矶两层,名“石矶戏水”,构造设计十分奇特。
矶上有“水镜石”,形似铜盘,聚满雨水时,犹如水镜。石矶环山绕水,依蹬道可曲折登山,山顶平台叠置三石屏。石屏采用壁状大块石,竖缝紧贴,平面略有凹凸,立面呈三叠状,石屏最高点高出水面近10米,显得陡峭雄伟。
北假山西北角有普生泉,为以前的南宋时所挖掘,后来的1898年,秦淮曾断流,但此泉却从未干涸。普生泉为瞻园池水之源,幽泉曲桥,崖壁雄峙,相映成趣。
北假山东南有观鱼亭,三面临水,与岁寒亭隔水相望,亭长5米,宽2.5米,面积12.5平方米,四角形。北假山至观鱼亭有板桥,桥长2.7米,宽约1米。观鱼亭为西长廊之北端起点,长廊由此向南到中门口止,全长100多米,东瞻园与西瞻园以西长廊为界。
西瞻园西假山位于瞻园西部,面积1050平方米。从北假山经过一条将近9米长三曲桥登岸,即西假山,西假山从北逶迤向南,横贯瞻园西边缘,达南假山西侧。西假山以土为主,仅临池一侧用湖石驳岸。
此山北低南高,山上遍植女贞、松柏、枫、竹、梧桐、黄杨等树木。山上有一方亭,名岁寒亭,匾额为武中奇手书,系瞻园最大且最精巧之亭。
亭长4.5米,宽4.5米,面积约20平方米,方形,亭前遍植松、竹、梅,故名,亦称三友亭。亭前有梅花坞,植梅数十棵,此为明清“十八景”之一。
清文学家吴敬梓著《儒林外史》中说到此坞,袁枚亦有吟诵梅花坞之诗句:
环植寒梅处,横斜画阁东,
一轮明月照,满树白云空。
春到孤亭上,香闻大雪中。
要他花掩映,新置石屏风。
沿岁寒厅向南,可至西山最高处,此处有扇面亭一座,因其形同扇面而得名,此处原有铜亭一座。西假山之东便是面积450平方米的北池。西瞻园以青砖瓦铺路,全长395米。
1645年清廷设江南行省,该园成为江南行省左布政使署、安徽布政使署,1760年,安徽布政使迁安庆,于此新设江宁布政使署。
瞻园开始由封闭的私人宅园,变为半开放型衙署花园。1757年乾隆帝第二次巡视江南,曾驻跸此园,并御题“瞻园”匾额,且谕内务府仿瞻园造园艺术,在京城长春园内建如园。
瞻园的铜亭是瞻园最高的建筑,也是瞻园的一大奇迹。
此亭最神奇之处在于其六根柱子,早期是空心铜柱,山下建有火房,烧起火来,热量便通过铜柱空心上传到铜亭之中,同时又把烟尘排向天空,一举两得。
铜亭是最早的取暖设备,天冷可生火驱寒,因铜为建筑材料传热散热效应高,取暖效果更胜一筹。《儒林外史》第五十三回中,有徐达十一世孙徐咏邀其表兄陈木南铜亭赏梅的描述。
瞻园抱石轩色
如果您对假山抄造型的要求不高,只要是块石头就行的话,那您可到紫金山、栖霞山、幕府山等地去看看,可以找到做假山的石头。如果您对假山造型的要求比较高,而且又有一点银子的话,建议您到七瓮桥花鸟市场去看看,那里有卖假山石的(以前在夫子庙,现在搬到七瓮桥了。)
水泥假山其内部构造分为两种形式,
一种是钢筋铁丝网结构,
一种是砖石填充物结构。
可以找我们,我们有专业的设计和施工人员。
淘宝网:盛世鑫毅植物园,经营日本小叶迎春,对节白腊,水腊,黄杨等版盆景,价格合理,多精权心栽培。土植肥料,假山配件(动物人物房屋桥梁等),多肉摆件,园艺器皿等配套齐全。全场满26元包邮,满50元赠送小礼品。一景一世界,一石定乾坤。
经过多年深加工修剪栽培的盆景,容易长期存活,且具有艺术价值。盛世鑫毅植物园的盆景师傅具有30多年以上的栽培种植修剪经验,精心养护的每一棵盆栽,都具备一定艺术功底。
各种造型,独具一格(直杆式,斜杆式,悬崖式,石夹树附石型,山水盆景,假山群峰,应有尽有)
花肥(水培王,大肥王,饼肥,复合肥,矮壮素等品种齐全)
你这个假山太小了……恐怕人家没兴趣